而H-1B 是发放给有专业技能人士的工作签证,是非移民类签证的一种。申请H1B需要雇佣你的公司作为担保人,大家需要和公司的HR在二月份左右共同完成H-1B的申请。H-1B 每年有固定的配额,但每年的申请人数远大于这个配额,因此美国移民局会在每年的四月份采取电脑随机抽取的方式决定受理的 H1B。说白了就跟北京车牌摇号一样(但好像概率要高一点),多多少少需要点儿运气的成分在。没抽中的话,同学们也不要太沮丧,按照美国的法律,没有抽中H-1B依旧可以工作到为期12个月Opt结束。无论如何,在美国满一年的工作经历对于今后的求职都是加分项,回国后能有更高的起点和平台。虽然艺术类只有12月的OPT,但是,同学们还可以申请O1。O1签证是适用于在科学、艺术、教育、商务、或体育,以及在电视或者电影领域具有特殊技能的人才。为了证明申请者的特殊才能,申请人往往需要获得过本领域国际性或者国家级的重要奖项或者在专业期刊、重要媒体上发表过文章。O1和 H-1B同为非移民类工作签证,需要美国雇主为雇员申请,但是O1涵盖的领域更为宽广,相对来说行业申请的将标准更为严格。中美贸易矛盾忽热忽冷,美国针对国际留学生的政策不断紧缩,签证的通过率不断降低。与此同时,来自其他国家留学生的竞争压力也是有增无减,2018年印度H-1B申请人拿到了全美73.9%的 H-1B 配额,然而在美国的印度留学生只有中国留学生的一半。相对来说,中国学生的通过率不高,尽管在全美国际学生中占比高达 33.2%,拿到的H1B 的比例仅占11.2%。
从两方面看,一个是在留学人口数量增长,但是签证政策紧缩的大环境下,中国留学生留美就业的难度较往年增大。第二个是,在毕业后直接选择回国发展也已经成为大部分中国留学生的选择。02在美国就业,要做哪些准备无论竞争如何激烈,从统计数据上来看,中国求职者人数增长将会是美国就业市场的必然趋势。国际学生不论能否获得幸运的资格,都有机会得到12个月的工作期限,如何能在美国找到一份心仪的工作,往往需要更强大的个人学术背景和沟通技巧,并及时调整状态,以更包容的姿态融入美国的职场氛围。对于中国留学生来说,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申请文件在美国的工作申请都是以邮件的形式进行第一步的沟通,对于不熟悉写邮件的我们来说,书写技巧是第一道坎。我们在写邮件过程中往往容易忽略邮件用语,比如说,当你不知道接收邮件人的名字姓氏的时候,该如何开始对话?邮件结束的时候该如结尾?这里给大家看个例子:To Whom May Concern:(当你不了解邮件接收人的时候)I am writing to apply for the position of Marketing Assistant which was posted on your website. (言简意赅,直入申请工作主题)I have attached my cover letter and resume for your review and I believe that you will find that my qualifications meet all of your requirements. (邮件要言简意赅,关于个人的具体信息放在在附件,在邮件里不要具体展开)I look forward to hearing from you about scheduling an interview.(要有礼貌地提出想要面试的意愿)Sincerely,Ronald R. Weasley发邮件之前一定要仔细检查,千万不要忘了放附件文件,如简历和作品集,不要写错收件者名字,不要写错公司信息等。2. 沟通面试在美国求职过程中面临最大的障碍就是沟通思维的欠缺。美国的整体的环境十分注重说话的技巧,美国的教育从基础开始就大量培养学生的演讲能力和沟通能力,在这一点上,中国学生会欠缺很多经验和临场应变的能力。在投递简历后,公司如果认同你的专业能力,就会与你预约一轮电话面试,时间一般控制在半个小时以内,如何在这30分钟里展现你的沟通能力,应变能力,自我认知能力是所有留学生要面临的挑战。
职场会碰到困难,一个人无法完美解决是正常的,美国职场相信个人主义的同时也相信团队力量。向上级或者同事获得支持的时候(英文叫elevate),言简意赅说清楚问题所在,他们会主动来询问你:"How can I help you? What do you want from me?” 在此情况下,简洁明了的说明你需要上级或者同事帮你做的事,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提出解决方案。
在这里要点出,同学们在学习阶段就可以通过与老师的交流学会如何从上级得到有效建议,通过与同学的合作建立Team Work 意识。
美国人是很喜欢有自己主见的人的,他们非常就事论事,不会因为你观点不同就排斥你。当然也需要你很诚恳地说出观点,并告诉他们为什么这个观点会帮到他们,不会让他们在采取你的观点时走冤枉路,反而会得到他们的尊重。同样,当别人对你提出不同观点或者对你的工作有疑问的时候,也要理解where they from,思考这些反馈的可行性,与自己的观点相比利弊在何处。并且从中替身自己的专业能力。